催眠助你超级自信


催眠术或者现代的催眠学,提升信心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情。

自信所对应的负面词语是自卑,其实研究者们都会发现到自卑的来源,总结起来还是离不开负性的自我暗示和情景障碍及创伤。

每次面对需要挑起的担子,自卑者的自然反应是“我可能做不到”“我做不好吧”“我一个人完成不了”“时间太短了”等等,这些负性的自我暗示逐渐累积,也会形成思维定式,会成为你的口头禅或者养成习惯。

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碰到事情就会自然的出现消极的态度“我不行!”“我做不了!”,甚至是手脚出汗、发抖等等,严重的甚至造成口吃或等等的行为,这些我们称之为泛化。

当然,有的情景障碍和曾经受过的创伤会很自然的形成潜意识记忆,影响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些还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的。

我们今天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自我催眠、自我暗示提升自信。其实,了解了自卑的形成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负性自我暗示的累计,可以让自己形成思维定式、养成习惯甚至让个人的生理或行为产生变化,就像某些疑病症患者,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而到医院检查却没有疾病,但是久而久之,他会真的生病,并且,让我们吃惊的是,其实他的潜意识是高兴的“你看,我没有骗你吧,我真的生病了”。

既然如此,自我暗示可以形成思维定式,养成习惯和影响生理指标和行为,那么正性的自我暗示和我们现代的新词汇“正能量”就是我们很多人需要的,一个成功的人,可以没有丰厚的家境支持或后盾力量,但是离不开良性的思维行为模式,其实它的养成主要还是靠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


说到自我暗示,我们得明白暗示的具体含义,中国的词源认为“暗示是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其实暗示在催眠学中是派生词,suggest是建议,suggestion则是暗示,那么暗示我们可以理解为作为名词的建议,给出的建议,自我暗示就应该是自己给自己的建议。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在需要建议的时候给出建议,或者是给出自己需要的建议。“我建议努力去做,并且做好!”“我建议抛弃杂念,一定要在规定之间之内完成,并且确保质量!”等等。当然“我建议”这个词汇就省掉了。这就是自我暗示。

“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完成!”“我可以做到!”“我会自然、流畅的做完报告!”等等

习惯,可以在21天养成,坚持21天的自我暗示,你就会发生变化。当然,对于无法更改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以及产生了躯体化反应的自卑或其他困扰,那就需要职业心理干预了。

希望你能从下面的文字中找到适合你的暗示内容: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我(会)拥有好的睡眠!

我精神饱满!

我精力充沛!

我会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恰到好处的使用出来!

我能做到!

只要我愿意,一切都不是问题!

做个深呼吸,放轻松,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

……